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天 | 之我在上博修文物

2017-07-15 蒋亦浦 弘博网


好友对我是这么调侃的:一个90后海归,告别灯红酒绿,扎根博物馆,为文物修复做贡献。


毕业回国,去学裱画


我是那种长期优柔寡断偶尔果断决绝的人。毕业回国的某天,月明星稀,泛舟湖上,遥想当年王石谷估计也是借此景抒情而挥毫作画,可常言道江山易改好景不常在,万一哪天这番美景没了还有画可以留个念想,那万一画没了,那不就惨了?愚公移山我不行,不如我就去裱画吧。然后我醍醐灌顶,找到了方向。

裱画在我国源远流长,等到博物馆学引入中国后,装裱就成了文物修复学里的一个专业门类。我所学的博物馆学本就偏重理论,而且是很宽泛的大理论,要想更进一步就不能停留在表面,必须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去研究更深层次的东西,若是我能从装裱入手研究博物馆学,也许会有所收获。


沉下心来,从零开始


来这里后我深刻的体会了什么叫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和“四体不勤”,道理都懂,上手都不对。还好有凌老师在,他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我,让我能够从零开始迅速进入状态。传统的师徒制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,充满了古老厚重的仪式感,凌老师没有正式收过徒弟,我算是他唯一的关门弟子,所谓的匠人精神也都在这一师一徒中薪火相传。



本文作者与其师父

工作之余,师父经常诉说上博的历史,他在我这么大时正是上博刚开始辉煌的时候,单就书画部就分好几个班子,当真是人才济济,意气风发,粪土当年万户侯,谁曾想大浪淘沙,沉沉浮浮,各奔东西,美国去了一波,英国去了一波,故宫去了一波,退休了一波,转行了一波,到如今偌大的办公室就留下我们师徒几个了。我很庆幸自己把博物馆学当做专业,庆幸自己在矛盾和迷茫时坚持了下来,也庆幸自己能在浮躁的环境里选择这种方式安静下来,更庆幸能遇到凌老师,缘妙不可言。

文凭学历固然重要,但从你进师门这天起,你就得放弃这些虚名,之后的名气全靠一双手。埋着性子练五年基础,十年出师。裱画最讲究功夫:刷功,刀功,排功。

第一步:刷是鬃刷

运刷,要势大力沉,手腕轻盈,如白驹过隙,一蹴而就。这样上的托纸褙纸才薄如蝉翼却含千钧韧劲。

第二步:刀是马蹄刀

用刀,要手眼合一,心平气和,用力要柔,运刀要润,行云流水最为恰当。

第三步:排是排笔

排笔,全在笔锋,虎口要牢,手腕要松,沾饱浆水,一笔下去,不多不少,不干不湿,纸才能不皱不烂。


功夫这种事其实没那么玄,就是时间和精力。浆糊打三年,一钵浆糊就能润泽如玉,弹力十足,每天换水可保存数月之久,那业内就鲜有敌手了。

做做停停,停停想想


每天上班,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,三张桌子每张擦三遍,一遍湿一遍潮一遍干,这样下来,心情定了,筋骨开了,活才能慢慢开始;下班后,整理打扫,检查书画,铁打不动。这一行最忌讳贪快,这倒正好合我胃口。

装裱三四十道工序,环环相扣,总要做做停停,停停想想,想想再做,马虎不得。我们的工作就是装裱,每天内容不固定,工作周期的长短随着装潢品式有所不同,从易到难,主要是镜片,立轴,册页,手绢。



我所要做的就是跟随,师父做什么我做什么,有问题就问,有想法就说,关键点师父会提点我,做错了师父帮我补救。我主要负责前期的信息采集,记录,拍照和存档;制作中,做助手和观察员;任务交付后,做整理,写小结,汇报和存档。


以立轴为例,接收原作后:

1. 由我负责拍照,整体的样子,心子的全貌和细节,破损处尤其要多拍几张,存档;

2. 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制作工作计划,这个主要是我师父来把握,我来记录;

3. 师父裁切画心,我调配胶水,给画上胶,为的是防止墨色脱落;

4. 烧水洗画,漂洗干净后,上台揭画心。


这些步骤,主要师父完成,要是书画的状况好,那就我来,我最怕揭画心,把薄如蝉翼的旧宣纸一层一层从画心背面撕下来,稍不留神就会弄坏作品造成大灾难。等揭去旧纸,观察作品,有破损的地方要补起来,我还没有那个胆量做这一步,就此师父也没少嫌弃我胆小。补好后,上助条,托画心,晾干,上墙。到此为止,画心就定型了


等到画心下墙,就要配料,根据作品的气质,决定用什么料子,多大尺寸的料子,要不要染色。这里的料子主要指绢和绫,托料,上墙,等待,下墙。这些我都能够胜任。这一步最难的是染色,很容易染得不均匀,那整张料子就废了。


接下来就是“方心”。镶料,卷边,上夹口纸,弄好后把脏东西挑干净就可以托覆背纸了,覆背纸托好上“包首”,再把镶好料子的画心和覆背纸贴在一起,用刷子刷结实,然后上头帖“飞机”,下头粘搭杆,最后上墙帖平。


等到干了之后下墙砑画,用马蹄刀裁去废边,装上天杆地杆,穿好绳子,大功告成,周期最少要一个月。如果破损严重,要在画心托好下墙后全色修补,这就要考验我的绘画功底了,当然,现在都是师父做的。整个过程每一个步骤都要拍照存档,最后连同成品一起交给委托方。




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


一部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让我们这个行当火了一把,但是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把兴趣变为工作,再从工作出发研究学科,每一步都不容易。


其实装裱师在行里还有一个雅称,叫“画医”。医者父母心,要求对待每一幅画都像对待子女一样耐心考究,因地制宜,因材施救;望闻问切,要求诗、书、画、印样样精通,大到历史、美学、物理、化学要了解,小到油、盐、酱、醋要能干。一幅字画一个样,切不能想当然,季节天气的不同,温度湿度的变化,光照的方向强弱,材料的优劣,都需要考虑进去,这就是这一行没办法被机器替代的原因,也是其魅力所在。


因此,除了基本的装裱技术要每天练习外,我要学的还有很多。绘画、书法、古汉语文学等所有传统学科也是我需要熟知的,拍卖会要常去看,讲座要常去听。最起码一件作品放在眼前,首先你要会看,然后才能去做。要舍得时间,学会等待,享受寂寞,不断学习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值得就去做,没什么的。



作者:蒋亦浦

图片来自作者

编辑:大侦探


【一天】栏目介绍及征稿启事



是否想过,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,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存在?
你是否觉得,这日复一日的工作,干久了也会有些许倦怠?
你是否好奇,那些圈子里的伙伴,究竟有怎样的工作状态?
你是否困惑,这个行业有许多问题,却总是千头万绪理不清?

现在有一个机会,你是否愿意拿起笔来,记录下你一日人生的生活片段,分享你对这个行业的点滴想法?

我们希望打开圈外人了解文博事业的窗口,
记录下这个时代文博行业的真实情况,
构筑起我们这一代文博人的记忆库……

弘博网推出【一天】栏目,搜集文博圈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日常,真实呈现问题,记录行业现状。现特向大家征稿:
征稿对象:
所有关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,包括但不限于:
1、事业单位(博物馆、考古所、文管所等各部门工作人员)
2、行政机关(文物局、文广新局等)
3、相关企业(展览、照明、展柜、运输等)
4、高校师生(考古、文博、文化遗产等专业)
5、关注博物馆事业的亲们(志愿者、博物馆达人、普通观众等)
稿件说明:
1、我们希望能了解您的日常工作,来稿可做适当文学处理,例如一定的戏剧冲突、情景设置;
2、希望能感受您的思考与态度,能够呈现问题,分享见解;(看似无解,说不准努力的人多了,也就慢慢改变了,谁知道呢?)
3、可实名可匿名,我们充分尊重您的隐私。

唯一投稿式:news@hongbowang.net,投稿请注明“一天”。



相关链接:

一天 | 之博物馆“一日值班馆长”

一天 | 之博物馆保洁员

一天 | 之口述史抢救性采访

一天 | 之上海博物馆文创工作人员

QQ: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